秉承西泠印社百年文脈、國內藝術品拍賣翹楚之一的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首次攜專家赴武漢進行2012春季拍賣會公開征集,并為各界藏家免費鑒定藝術品,中國書畫、名人信札、古籍善本、篆刻硯臺、文房雜件、油畫雕塑、當代名家玉雕、庭園石雕、中國陳年名酒等領域都在此次征集及鑒定的范圍之列,可謂是龍年開春一場文化藝術交流的盛宴。
2011年西泠跨年秋拍,以87%的總成交率表明并提升了國內藝術品市場的信心,從現場的人氣和成交表現來看,藏家對具有文化藝術內涵的拍品和與生活相關的藝術門類更為關注。同時據英國知名藝術市場分析機構Art Tacti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在向可持續增長與質量提升的方向邁進,呈現出有利于收藏家及投資者的積極趨勢,國內外重要收藏家、策展人、拍賣行等對龍年的市場抱有強烈信心。
藝術回歸自身價值
近兩年書畫億元時代的到來,很多拍賣公司將目光投向那些高價位拍品的征集。 “收藏面向的是大眾,成交價格并不是衡量藝術品價值高低的唯一標準。”西泠拍賣總經理陸鏡清表示,“如果只是關注成交金額上億元的作品,那么藝術的廣度和深度就不能全面體現。我們提出把藝術融入生活,提倡一種具有文人雅趣的生活方式,使收藏能廣泛地普及到大眾中,大部分人能夠參與進來,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龍年恰逢中國藝術品市場二十年,包括中國拍賣協會在內的權威專業機構公布的2012年市場述評顯示:今后的市場發展方向,是一個價值回歸的過程。這種回歸并非倒退,相反,正是市場在歷經起落之后趨于健康成熟的表現。從去年西泠秋拍的成交數據來看:具有文人雅趣的作品、金石家的作品、有學術研究價值和文化含量的作品將成為市場主流。
“長期以來,我們在拍品征集中,對質量都有很高的標準,因為我們要對市場和藏家負責,推出的應該是有價值、有分量的作品。”陸鏡清認為,市場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文化歷史內涵和藝術價值,同時又能讓更多藏家買得起的藝術品。“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在藝術門類上的不斷創新。到去年秋拍為止我們已經推出了十個具有國內首創意義的新專場,比如供石、硯臺、雕塑、明清毛筆、手工古董毯、漫畫、庭園石雕、竹雕、紫砂盆等等,通過發掘它們的價值來豐富整個藝術品市場的廣泛性,開拓人們對藝術品的視野。”
據了解,除了書畫,湖北收藏界在當代藝術、文玩,玉石,名酒這些門類都有不錯的基礎。“我們這次來武漢征集,一是因為湖北的收藏市場前景很廣,對于藝術的理解不僅局限于繪畫等形態,而是涵蓋了各種具有收藏價值的領域;更重要的原因是湖北悠久的文化藝術底蘊,歷史上的荊楚文化之源、辛亥革命武昌首義……這些都是我們所關注的。”陸鏡清總經理這樣表示。
收藏最重要的是心態
大多數比較資深的藏家,對喜愛的收藏門類,至少是半個“專家”。一位玩玉已經10多年的武漢老藏家這么說:“開始純粹是愛好,沒事就往幾個收藏品市場跑,看見自己喜歡、價格又不貴的玉,就買回家,有時還和朋友交換著戴。后來逐漸深入了,光買書就花了好幾千,平時也常與藏友交流。我感到收藏是門大學問。”
收藏最終的對象是文化和歷史。“以書畫收藏來說,需要多方面的積累,比如時間的積淀、藝術的認識與理解、藝術品市場方面的經驗等等,總體來說,對綜合素養要求很高。”陸總認為藝術收藏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態。“現在很多人抱著投機賺錢的心態進入市場,往往會上當受騙。我們有許多買家是出于對藝術品的熱愛,將收藏看做一種生活上的享受,閑暇時將藏品拿出來與朋友一起欣賞。心態好了,才能在收藏的過程中,得到精神的滿足和心靈的愉悅。”
對于希望進入市場的新藏家,西泠拍賣的專家們提出幾點建議:首先是學習,其次需要理論與實踐結合。收藏需要懂藝術、歷史,還需要對所藏藝術門類的文化體系有自己的見解、梳理和把握。在購買作品的同時對作品做研究,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藏品質量,不斷地認識自己收藏的藝術品門類,不斷地理解自己收藏的主題,這樣才能逐漸地進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