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秋(1923~ ) 白蓮圖
設色 絹本 畫心 1974年作 54.5×46cm
說明: 曹漫之夫婦上款。由其家屬友情提供。
書畫古玩的愛好和收藏,歷代有之。從達官貴人到普通百姓,無不喜好,或雅玩或收藏。而海上是全國收藏的半壁江山,新中國成立以后,更是涌現出一批軍旅收藏家(俗稱老干部),如曹漫之、王一平、李研吾、白書章等都是個中翹楚,他們的收藏個個輝煌無比。
曹漫之先生是一位頗有學識的知識型老干部,是著名的山東四大才子之一,曾歷任山東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政治部主任、膠東北海保安司令、膠東支前司令員。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他被任命為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政務接管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政府黨組成員第一副秘書長,兼民政局局長。五十年代初即遭到不公正待遇,受到迫害,因此調離上海市委。此后他在復旦大學、華東政治學院教授法學數十年,并從此開始了他的書畫收藏生涯。
曹漫之先生因喜好書畫的緣故,并因此結識了海上一批著名的書畫家,如程十髪、陸儼少、唐云、白蕉等等,并多有往來。然和謝稚柳、陳佩秋夫婦關系尤為密切,交情頗深,成為莫逆之交。
在文革中大批老干部被打倒,曹漫之、蔡志勇夫婦也在所難免。那時曹漫之夫婦都“靠邊站”,每天無所事事。作為畫家的謝稚柳、陳佩秋夫婦,也是“靠邊站”。他們因此會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書畫,與各自對書畫的見解。也就是在那個年代,謝稚柳、陳佩秋夫婦為曹漫之、蔡志勇夫婦繪制了大批書畫。
此幅設色麻質“荷花圖”,即是于74年陳佩秋先生遵囑精心繪制于麻布上。我們都知道繪畫用紙無非為宣紙(生、熟、皮)、絹、綾等,然在絹和綾上寫書法和繪畫即已很難。在麻上作畫更為艱難,因麻是粗纖維,有毛孔(國畫顏料又不同于西洋畫顏料),顏料上去會滲漏。就是在這艱難狀況下,佩秋先生差不多耗時月余,運用宋元筆法,采取雙鉤、重染襯托之法,正反兩面一遍復一遍,繪就于此麻質布上。
陳佩秋先生書法繪畫無數,然用此材質繪就僅有幾幅,這幅即為其中之一,所以也深得曹漫之、蔡志勇夫婦最深愛之。在此幅畫上,深厚繁復的點染,凝練沈穩的勾勒,我認為此畫的繪就也是陳佩秋先生最深厚功力的再現。此次得曹漫之家屬厚愛,把此幅“荷花圖”送拍,相信定會受到各位藏家的驚奇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