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3500
估價RMB: 350,000–500,000
成交價RMB: 402,500(含傭金)
款識:阿曼陀室(底款);彭年(把下款);曼生(刻款)
鐫刻:石泉竹爐,千金一壺。曼生銘。
五石無用,合世則重,曼生銘。
說明:上海敬修堂舊藏。
葫蘆壺式為清嘉道年間文人陳鴻壽所創(chuàng),為曼生十八式壺型之一,屬文人壺式。壺以植物果實“葫蘆”為原形設計制作,然又只取其“二連起伏”之勢,而并無具相之形,然觀者卻一目了然。此般設計同見于天雞、匏瓜、卻月等壺式之上,為曼生壺設計精神之所在,融道入器,巧入匠心。此對葫蘆壺,以紫泥調(diào)砂而作,砂質(zhì)顆粒感明顯。作葫蘆式,流、鈕、把皆隨形彎曲而作,似葫蘆之藤蔓,生動、自然。壺身以刀代筆題刻詩詞,落曼生款。壺配楠木老盒,盒上貼附灑金絹質(zhì)簽條,書“陳曼生沙壺(大)壹對(小)”七字。此對砂壺在選料、壺型、落款、鐫刻等方面竭力摹古,但與曼生壺本尊仍然有所出入,推測應為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知名的古董商“郎氏藝苑”主人郎玉書走訪宜興后,力邀顧景舟、裴石民等人仿古所作。就砂壺本身而言,其制作是相當成功的,不論是在器形的拿捏還是在細節(jié)的處理方面皆展現(xiàn)出了較高的制砂工藝水平。就傳承而言,此器直接得自于敬修堂,敬修堂為滬上知名收藏世家,涉獵之廣,涵蓋瓷器、陶器、青銅器、文玩雜件等多個門類。此對砂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自上海博物館退回,一直收藏于其家中。
REPUBLIC OF CHINA A PAIR OF PURPLE CLAY ‘GOURD’ TEAPOTS WITH ‘MAN SHENG’ MARK
9.1×13cm×2
RMB: 350,000–500,000
款識簡介:1.阿曼陀室,為陳曼生房室名,在陳曼生自書的尺牘書頁上,鈐有“阿曼陀室”印章。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羨砂壺圖考》:“嘗疑‘阿曼陀室’為曼生室名,而苦乏左證。去春因研究曼生書法,葉子次周出其尊甫所藏曼生墨跡尺牘十數(shù)通,牘尾赫然有‘阿曼陀室’印章,始知曩者所疑果獲證實。或疑曼生去任(溧陽縣宰)后,以‘阿曼陀室’印貽彭年,姑備一說。”
2.彭年,楊彭年,清嘉慶、道光間宜興制壺名手。荊溪人,生卒不詳。彭年弟寶年、妹鳳年,都是當時制壺高手。一門眷屬皆工此技,名聞一時。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壺,渾樸工致。傳大彬手捏法,雖隨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嘉慶間陳曼生做宰溧陽,與彭年合作制壺,世稱“曼生壺”,為世所珍。彭年后又常與瞿應紹、朱石梅、鄧奎等人合作制壺,所做之器皆為佳品。
3.曼生,陳曼生(1768-1822),清浙江錢塘(今余杭)人,名鴻壽,字子恭,號曼生,一號種榆道人,曼公,曼龔,夾谷亭長,胥溪漁隱等,西泠八家之一,善書法,篆刻,嘉慶十六年(1811)左右,任溧陽縣宰,好紫砂工藝,自繪紫砂壺十八圖樣,請楊彭年及楊之弟妹并邵二泉等制壺,自在壺上刻銘,稱“曼生壺”。
西泠拍賣網(wǎng)上刊載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nèi)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chǎn)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jīng)西泠拍賣網(wǎng)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wǎng)的局部或全部的內(nèi)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wǎng)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wǎng)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jīng)本網(wǎng)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jīng)銷、轉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jīng)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wǎng)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