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1075
估價RMB: 600,000-1,000,000
成交價RMB: 690,000(含傭金)
款識:種榆仙館(底款);彭年(把款);曼生(刻款)
鐫刻:擊缶鼓,洗俗塵,雨前新煮建溪春。曼生。
說明:吳待秋舊藏,委托人直接得自吳待秋本人。
紫砂自宋、元以來,經歷了數個發展階段,才由最初的粗笨實用器演變成為現在集制砂、陶刻、繪畫、書法、印章于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這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文人參與紫砂制作更是將紫砂的藝術性推向了一個高峰,在這其中尤以陳鴻壽參與制作的“曼生壺”最具有代表性。曼生不僅與楊彭年合作設計壺式,還根據不同的壺型配以一一對應的銘文,并親自嘗試壺身篆刻,賦予了其文化內涵和文人情感,表現了其“道”之所在,使砂壺更顯高逸。這件楊彭年制陳曼生刻種榆仙館款紫泥扁鼓壺便是曼生壺式的代表之作。此壺以紫泥為胎,胎土淘洗精煉,砂質細膩,色澤深沉,器表包漿瑩潤光滑。作扁鼓式,身形圓扁,上接平蓋橋鈕,下作暗足,底內鈐“種榆仙館”篆文方印,印文清晰,極具金石韻味;于把下鈐“彭年”制款。壺身一面腹部刻“擊缶鼓,洗俗塵,雨前新煮建溪春”十三字,實為根據“扁鼓”之形,特別題刻之銘文。
MID-QING DYNASTY A PURPLE CLAY ‘DRUM’ TEAPOT WITH ‘ZHONG YU XIAN GUAN’ MARK MADE BY YANG PENGNIAN AND ENGRAVED BY CHEN MANSHENG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Wu Daiqiu. The client received the lot from Wu Daiqiu.
5.7×16.2cm
RMB: 600,000-1,000,000
款識簡介:1.種榆仙館,為曼生室名,源自“種榆”一詩。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陳鴻壽自題《樹萱圖》詩注:“從海昌舅氏齋中移植小庭,忽發一花,因倩高邁庵丈作圖并系以詩。”此處樹即為白榆樹。
2.楊彭年,清嘉慶、道光間宜興制壺名手。荊溪人,生卒不詳。彭年弟寶年、妹鳳年,都是當時制壺高手。一門眷屬皆工此技,名聞一時。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壺,渾樸工致。傳大彬手捏法,雖隨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嘉慶間陳曼生做宰溧陽,與楊彭年合作制壺,世稱“曼生壺”,為世所珍。楊彭年后又常與瞿應紹、朱石梅、鄧奎等人合作制壺,所做之器皆為佳品。
3.曼生,陳曼生(1768-1822),清浙江錢塘(今余杭)人,名鴻壽,字子恭,號曼生,一號種榆道人,曼公,曼龔,夾谷亭長,胥溪漁隱等,西泠八家之一,善書法,篆刻,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左右,任溧陽縣宰,好紫砂工藝,自繪紫砂壺十八圖樣,請楊彭年及楊之弟妹并邵二泉等制壺,自在壺上刻銘,稱“曼生壺”。
收藏人簡介:吳待秋(1878-1949),名征,字待秋,別號抱鋗居士、疏林仲子、春暉外史、鷺絲灣人、栝蒼亭長、晚署老鋗,為吳伯滔之次子,浙江崇德(今桐鄉)人,是民國時期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山水、花卉畫家。與吳湖帆、吳子深、馮超然合稱“三吳一馮”;又與趙叔孺、吳湖帆、馮超然同譽為“海上四大家”。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